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

这可是大名鼎鼎的格罗夫的“金玉良言”。刚听到这句话时,不禁大吃一惊:这个世界岂 不是充斥着固执、偏执,人人都成了某种程度的精神病患者?

细细品味,这句话还真有一番道理。

生存的境界

必须承认,生存的境界是不同的。动物的生存或许只需要有充足的食物,有舒适的栖息场 所就足够了。但人则不同。有句话说得好:

吃饭是为了活着,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。

这说明,人是应该坚决和动物划清界限的。当然,不排除部分人停留在为吃饭而生存的阶 段。

大概是臧克家的诗:

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,有的人活着,可是他已经死了。

这也相当的费解,经过老师的点拨才知道说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问题。理解了之后,又让我 想到“行尸走肉”这句成语,我不禁佩服民族语言的形象与精深。

听得有句歌词:

人无脊梁别做人,做个饭袋装米粮。

话虽难听,但也颇为形象。

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有云:

人是要有点精神的。

当然,我没有必要拿毛主席的话来唬人,试想:如果人没有了精神,那会是什么样?我不 敢想像。

从动物到吃饭,到臧克家的诗,到饭袋之说,又和伟大领袖毛主席沾上边,我无非是想说 明一点:人不同动物,我们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。

这样看来,格老先生的“生存”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活着。那是怎样的“活着”?

格老没有回答,恐怕没有那个人能够大彻大悟,敢说:我就是标准。但是,每个人都根据 自己的理解,用生命为这句话做注解。

那么,格老为什么强调“偏执狂”呢?

有个偏执已经相当让人费解,加个狂更让人有点不安。这关乎到生存之大事,又不得不想 。以下是拙见:

偏执首先要求有明确的目标。我想偏执的基本含义就是对目标的执著。“狂”说明实现目 标光有偏执还是不够的,还要达到一定的“度”。

偏执狂的人要么是哲人要么是傻子。

关于目标,我想如果是很低的目标,或许根本用不上“偏执”,如果是偏离了正确方向的 目标,偏执恐怕是贬义词了。如果是枕上黄梁的目标,恐怕在狂也没有用。那是什么目标 ?这又是没有答案的问题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,不管你是否意识到。我想至少格老 的实践会对我们有所启发。